4月28日,据中指研究院最新数据显示,今年1-4月,22个重点城市住宅用地平均溢价率已攀升至20%左右,较2024年同期的5%-10%实现显著跃升。
显然,随着房地产市场政策环境持续优化,2025年土地市场迎来"开门红"。
尤其是在核心城市优质地块带动下,全国土地市场呈现量价齐升态势——截至4月22日,全国300城住宅用地出让金总额同比大幅增长20.1%。
政策松绑激活市场动能
自2023年10月多地取消地价上限后,房企投资策略明显向核心城市聚焦。中指研究院指出,这一政策调整叠加销售端回暖,形成土地市场复苏的"双轮驱动"。2024年四季度起,北京、上海等一线城市及杭州、成都等强二线城市土拍率先升温,部分优质地块出现多轮竞拍,带动整体溢价水平结构性上行。
市场分化特征持续强化
数据显示,当前土地市场呈现"核心城市领跑、非核心区域承压"的典型特征:
1. 溢价率梯度分化:22个重点城市中,长三角、珠三角城市群地块溢价率普遍超25%,而三四线城市仍以底价成交为主;
2. 房企战略聚焦:TOP30房企新增土储80%集中于22个重点城市,其中央企国企拿地金额占比达65%;
3. 现金流导向明确:房企更倾向竞拍"高周转"属性的中小型地块,平均成交规模同比下降15%。
后市研判:热度有望延续但需警惕风险
业内人士分析认为,当前土地市场升温主要受三因素支撑:
• 核心城市库存去化周期已降至12个月合理区间
• 房企融资环境改善带动补库存需求
• "竞品质"新规下优质地块稀缺性凸显
中指研究院提醒,需关注部分区域出现的"非理性追高"现象,建议房企在土拍中强化现金流测算,避免重蹈历史周期中"地王"项目的经营风险。(完)
注: 本文数据来源为中指研究院《2025年1-4月全国土地市场报告》,统计口径为住宅用地(含纯宅地及综合用地中的住宅部分)。